科技工作者进校园 构建科学文化桥梁 |
12月13日下午,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的副理事长王新泉、桥梁专家叶秀芳等多位科技工作者走进源汇区受降路小学,为孩子们送上了桥梁方面的书籍,鼓励孩子们与科学零距离接触,提高动手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科学家进校园 开展科普活动 “希望能让科学的清风吹进孩子们的课堂,让科学的种子根植在孩子们心上,让科学的花盛开在孩子们未来的道路上,让未来的科学家孕育在滋养孩子成长的土地上。”王新泉教授希望能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手工制作等课外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漯河的斜拉桥是河南省第一座斜拉桥,这么生动实际的例子更能激发孩子们对桥梁的兴趣,让他们立志做优秀人才。”桥梁专家叶秀芳则结合自己培养孙子的经验,阐述了从小让孩子增加课外知识阅读的必要性。
受降路小学校长叶彬政在聆听完几位德高望重的科技工作者的想法后,十分感谢王新泉等科技工作者热情义务地贡献自己的知识经验的精神,并与他们洽谈了合作的相关事宜。 以王新泉教授为首的多位科技工作者将在市科协的指导下,与受降路小学合作开展系列科普教育活动,让科学精神灌注到少年儿童的培养之中,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同时,王新泉教授还补充道:“我们不但需要科学家,也需要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和正直诚实的普通劳动者,应该将让孩子们多样化发展。” 赠送桥梁书籍 激发科学兴趣
受降路小学的崔晋阳、周宸旭等六位对桥梁、建筑感兴趣的同学与几位科技工作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们颇有礼貌地向各位年长的科技工作者打招呼,并一一进行了自我介绍。崔晋阳同学做完自我介绍后,叶秀芳几位科技工作者对他大为称赞,原来他写作的《美丽的斜拉桥》让几位科技工作者印象深刻,他们纷纷鼓励崔晋阳继续努力,写出更棒的作品。
王新泉教授还向以受降路小学四(4)班的崔晋阳为代表的学生赠送了《中原桥城·漯河》等多本桥梁方面的书籍,希望能以此激励孩子们对桥梁设计的兴趣,帮助孩子们丰富课外知识。 最后,王新泉教授等科技工作者、校长叶彬政与孩子们亲切留念,并约定举行科普活动时再见。 |
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