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习作教学 探寻写作密码——源汇区受降路小学开展习作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
作者:孙焕玲 宛军 安华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173次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3日 字体大小:【 小 大 】 |
![]() ![]() ![]() 活动分为课例展示、专题分享和评课议课三个环节。 在课例展示环节中,三位执教老师以大单元教学设计为框架,将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贯穿三节课始终,通过情境化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习作方法与技巧。 李婷婷老师在执教《匆匆》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第一、四自然段,让学生学到了巧用修辞、连续追问这两个直接抒情的写作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文中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分析,体会到巧用修辞能化抽象为具象;通过对一连串问句的研读,理解连续追问可使情感表达更强烈。最后,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方法修改习作,提升了写作能力,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如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赵秋阁老师执教的《那个星期天》,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让学生学到了融情于景和内心独白这两种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赵秋阁老师带领学生从文中环境描写语句中体会作者心情变化,从而总结出融情于景的方法;又通过分析文中特殊的心理描写,让学生认识了内心独白。最后,学生运用这两种方法修改作文,学会了如何让情感在作文中更生动、直接地流露,提升了写作时情感表达的能力。 谢惠君老师以学生习作为引,引导学生剖析《别了,语文课》和《阳光的两种用法》两篇习作例文,让学生学到了两种重要的写作技巧。一是学会选取典型事例表达情感,明白了要选择印象深刻的事例来体现真情实感;二是掌握把事情写具体的方法,知道可通过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将事例写得更生动。最后,学生运用这些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在不断完善习作的过程中,提升了写作时组织素材和具体表达情感的能力。 专题分享是六年级语文教研组长李蕊老师带来的讲座《让真情在笔尖流淌》。李蕊老师从内容解读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根据内容提炼单元大概念、根据问题设计单元大任务、设计评价,确保教学评一致,以及磨课过程等几个方面,给老师们展示了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在讲座中,李蕊老师结合单元内课文、习题等内容给大家分享了围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一主题的教学方法,以及本组老师在磨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未来教研的方向。 评课议课环节中,各年级老师针对这三节课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肯定,也有建议。 副校长王银辉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她高度赞扬了老师们在作文教学研究中的积极探索精神,特别肯定了大家在深入解读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方面取得的成效。王银辉指出,教师们不仅对作文教学方法进行了系统钻研,更注重从教材中挖掘写作教学资源,将教材内容灵活转化为写作训练素材,展现了专业的教材解读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她强调,作文教学研究需持续深耕,不能浅尝辄止。老师们要紧跟教育发展趋势,不断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丰富作文教学形式,特别是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更要提升教材使用能力,做到“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真正实现作文教学的提质增效。 本次研讨,不仅提升了老师们的文本解读能力,更点燃了大家对作文教学的热情。相信老师们定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突破自我,创造出更高效、更精彩的语文课堂,让作文教学的春天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
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