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数学家常课,推动“教”“学”深度转型——源汇区受降路小学开展数学教研活动 |
作者:吴星星 刘婷 安华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238次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3日 字体大小:【 小 大 】 |
新课标背景下,为积极响应课堂模式转变,突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4月2日下午,源汇区受降路小学数学组围绕“指向家常课的‘教’与‘学’转型”这一主题,开展了一次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 此次活动以贲友林老师的示范课《24时计时法》,以及五年级组“图形与几何”课题研究为重要参考,理论结合实践,对课堂教学设计优化、学生学习兴趣与潜能激发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活动期间,各年级数学教师踊跃发言,分享了观摩贲友林老师《24时计时法》示范课,以及五年级教师教研课的听课感悟。贲老师课堂上独具匠心的“时间尺”教具,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课堂上大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解知识,在深度思考中提升能力的教学方法更让大家深受启发。 交流中,大家一致认为五年级组“图形与几何”专题研讨课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教师采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信息技术辅助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了学生深度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各位教师充分交流之后,副校长王银辉对于“如何评课”做出点评指导,她鼓励大家,评课时可以关注课的整体设计,也可以关注某一细节,感悟其中的妙处,明确教者的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此外,向大家提出了课堂上从“教”到“学”转型的建议: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变原来的“我教会了”为“学生学会了”;备课时要有“以终为始”的意识,精准抓住教学重难点,结合学情,恰当地选择教法。 党支部书记、校长叶彬政在此次教研活动的总结讲话中指出,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每一位教师对教学细节的深耕细作。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手头的一切资源,不错过任何学习交流的机会,合理规划时间,深入剖析教材内容,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精心打磨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如此持之以恒,才能切实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此次教研活动,为受降路小学的数学教师带来关于家常课“教”与“学”转型的深刻启发。教师们会把教研收获用于实践,精心打磨家常课,推动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
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160号